跳“江南style”還是“打太很拳”?
2012年11月21日中午,去濟南故事廣播“我能贏”欄目做嘉賓,主持人陳濱問我近在忙什么?邵珠富答曰:“正在學跳舞?!薄疤裁次枘??”“自然是熱的江南style?!?/span>
當然,我說的這個跳舞,不是本人在學跳“江南style”舞蹈,而是邵珠富給一家醫院正在醞釀的一個策劃思路。
前段時間,濟南骨科林院長找我訴說了他的煩惱:醫院不論是技術、設備還是一批名老導師,在濟南骨科類醫院中都是的,但由于醫院的名字不具備個性化,醫院廣告方面的投放力度也不夠大,所以往往,大多消費者還是會認為,它們的技術水平并不比另一家名字更有個性化的骨科醫院強。在營銷上,這種現象有時候非常常見。而在邵珠富“營銷策劃21條”之第10條中,邵珠富專門對這種現象進行過闡述。
考慮他們“濟南骨科醫院”名字的確不具備個性化這一特點,邵珠富當時的建議是,在名字沒有辦法改變的這一大前提和背景下,打造一個屬于自己的“第二品牌”,而且讓這個“第二品牌”比有個性化名字醫院的名字更加犀利,然后推廣出去。由于這個“第二品牌”本身就是自己的、是別人不好模仿的(即便是模仿也成了東施效顰了),因此,通過“第二品牌”的打造和宣傳,對帶動醫院的宣傳和提高患者對醫院的認知**是非常有好處的,從而也可以減少了醫院本身名字缺陷帶來的被動,此建議同時得到了該院策劃部人士的廣泛認同。
在這一點上,邵珠富曾經在不同的企業講過,現在做營銷,產品就是要有個性,連**選男主持人都要講究“帥”“賣”“怪”“壞”了,而沒有個性的產品,注定是很難讓消費者注意到的,而在網絡時代,消費者注意不到的產品是很難產生營銷效果的。
而事實上,打造“第二品牌”的思路既是無奈之舉也是切實可行之舉,在這方面邵珠富以前也幫助過無數家企業打造過,而在濟南這方面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也不少,像“陽光大姐”“小白熱線”之類的。
這次去濟南故事廣播“我能贏”做節目前,邵珠富專門和林院長進行了溝通,建議由他們的名老導師組織一個“江南style舞蹈隊”,通過組建“老導師style舞蹈隊”的形式達到吸引眼球的目的,然后借著人們的興趣再將名老導師們一個個推廣出去。這典型地符合邵珠富近在國內講的“網絡時代傳統化營銷”這一課題中包含的部分內容和理念。
大概是三周前,去大觀園附近一不顯眼的小巷內一名曰“漁夫烤魚”的店吃飯,我就就曾經給他們提到過,網絡時代,讓“消費者注意到”(注:并非“注意到消費者”)有時候比產品本身還要重要,因為網絡時代把國內外都變成“扁平”的了,大家產品都被放在同一個水平面上,尤其是在產品層面大家都差不多的前提下,如果你的產品無法“讓消費者注意”到,就有可能就形同虛設,也就很難產生營銷的效果。而當時他們的店居陋巷,本來路過的人就不多,而他們的招牌又不顯眼,所以出現效果一般也就不難理解了,而邵珠富當時的個建議就是,將他們面向巷子的十平方左右的玻璃墻上貼一張大大的烤魚的圖片,讓消費者想看到的和不想看到的,都必須注意到;二是將店內張貼的20多張魯菜的宣傳畫撤掉或者扯掉,達到聚焦宣傳強化“烤魚”這一核心產品的目的,因為吃魯菜人一般是不會選擇一家名曰“漁夫烤魚”的三十平小店的;第三個建議就是,在店內增加一個小隔斷,因為不論是帶異性朋友來吃飯,還是帶男同事來此就餐者,事實上大家都是不愿意遇到熟人的,有隔斷可以程度地避免這種尷尬,給顧客就餐提供舒適的感受。其實,“讓消費者注意到”“限度聚焦”“讓消費者感到舒適”這都是網絡時代傳統化營銷不得不考慮到的重要話題。也都是我近在國內講課經常提及到的話題和問題。
回到這個“跳江南style”的問題上,當邵珠富與林院長溝通后,林院長告訴邵珠富,聽了建議后他們有了自己的想法,他們決定在醫院成立一個“老導師太很拳表演隊”。聽到這句話后,我告訴林院長,“太很拳表演隊”并不能達到吸引到足夠多眼球的目的,也不可能有人會主動地替你進行廣泛地、大肆地宣傳,而“名老導師江南style舞蹈隊”就不一樣了。因為前者只是一個傳統的項目,在吸引眼球的方面無法和“江南style”相比,而“名老導師江南style舞蹈隊”只要在英雄山赤霞廣場那么一亮相,就足夠吸引眼球和傳播,甚至微博上都會大旺其旺。這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嘛。
雖然通過與林院長交流,大家認可了打造“第二平臺”吸引眼球的戰略共同認知,但在如何打造“第二平臺”和打造怎樣的“第二平臺”上,其實仍然是有著很大的差距的。這再一次捍衛了邵珠富在國內“只講戰術而不講戰略”這一做法的理論基礎,而事實上,在營銷越來越透明化的今天,一些營銷方面的戰略意義已經不是很大,而“戰術主導下的成敗”(邵珠富語)有時候往往起著更為關鍵的作用。
巧妙地利用熱點話題、巧妙地借助熱門話題進行自己產品的包裝,你才能更吸引人的眼球。但營銷,僅僅吸引眼球是不夠的,還需要進行產品方面的深度打造,不過在網絡時代,如果不能夠足夠吸引眼球,則營銷根本就無從談起。而在這,“讓消費者注意”只是營銷的一個引子。
邵珠富,營銷策劃人,“邵珠富軟文**創作團隊”首席創作人,曾打造過“一篇600字軟文三天賣出20萬海參”“一篇軟文救活一家企業”“一篇800字軟文當天帶來1000多食客”等**,擅長平面媒體和網絡媒體的軟文創作,目前是中國尖銳化營銷理論的創始人,中國“一厘米營銷”理論的創始人,中國深入力營銷理論的探索者和實踐者。**1807311...
聯系方式: 0531-82886578上一篇: 看”“侃”“話”“亮”“品”及... 下一篇: 汽車美容店成功經營要做到知己知...
作為糖酒類企業,在即將到來的這么一個全民互聯網時代,如...[詳細]